劉曉耕,國家一級作曲,教授,碩士研究生導師,云南省委宣傳部文藝創作中心專家,云南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,坡芽歌書合唱團藝術總監,松禾成長關愛基金會“飛越彩虹”公益行特聘專家,曾任第十四屆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評委,第八屆中國音樂“金鐘獎”合唱比賽評委。
共創作了數十部不同體裁的音樂作品,包括:交響樂、舞劇、合唱、獨唱、獨奏,電影、電視、大型廣場音樂等。其中有的發表在國家級刊物,有的多次獲中宣部、文化部、廣電部頒發的國家級和省級獎。
《Double Trapeze Achang shoot the sun》、《Fantasia in 2000》等作品多次在美國、西班牙、日本、新加坡、韓國演出,贏得極高聲譽。1997年在馬尼拉參加第十八屆亞洲作曲家聯盟大會,并受組委會委托為大會開幕式創作了合唱與打擊樂《Tattoo》,演出獲得巨大成功。2008年7月在韓國光州舉行的“鄭律成國際音樂節”發表室內樂《歌劇“望夫云”組曲》把西方作曲技法和歌劇中濃郁的民族風格融為一體,獲得廣泛好評,并受聘為“鄭律成國際音樂節”專家委員。
代表作品:交響樂《多沙阿波》;三重唱《一窩雀》獲中宣部“五個一工程”獎;合唱《水母雞》、《撒里啰》、《回家》、《小河淌水》《阿細跳月》等;作品專輯《云南回聲》;《江之歌》;《長刀祭》;《坡芽歌書》;舞劇《母親河》、《傈僳人》、《潑水節》、《諾瑪阿美》等。
幾十年來,曉耕走遍云南的山山水水,一直堅持用少數民族的母語來創作合唱作品,并且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創作風格。2016年7月,率領云南坡芽歌書合唱團到俄羅斯索契參加第九屆世界合唱比賽,獲得無伴奏民謠組冠軍賽的金獎。
正如中國著名指揮家楊鴻年所說:“曉耕用他辛勤的探索,將云南各民族音樂的精華,聚集在了一起,融入了世界民族的音樂長河,有如一股源頭活水,感人、優美。也讓我們在用心聆聽他的作品時,感受到了高原上清新的風,曉耕的藝術創作必將不斷贏得雋永的生命”。